- · 《西部素质教育》栏目设[06/30]
- · 《西部素质教育》收稿方[06/30]
- · 《西部素质教育》投稿方[06/30]
- · 《西部素质教育》征稿要[06/30]
- · 《西部素质教育》刊物宗[06/30]
论川陕苏区的历史地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川陕苏区(1)对川陕苏区存在的时间,学界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辖区政权的建立和变更,应该成为其存在和消失的主要标志。基于此,1932年12月29日以旷继勋为主席的川陕省临时革命
川陕苏区(1)对川陕苏区存在的时间,学界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辖区政权的建立和变更,应该成为其存在和消失的主要标志。基于此,1932年12月29日以旷继勋为主席的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川陕苏区的正式诞生;1935年7月下旬,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被中共川康省委和川康省革命委员会所取代,标志着川陕苏区的正式结束。这以期间前红四方面军活动并且建立了政权、实施管理的区域均应视为川陕苏区。,是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苏区后创建的又一个重要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大”苏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重大贡献。然而,对川陕苏区历史地位的评价,是一个长期被研究者所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历史文献资料相对缺乏,而公开出版的有限资料难以支撑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二是受张国焘问题的影响,人们担心“政治风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革命老区的研究与建设,苏区研究已经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抓手。因此,客观评价川陕苏区的历史地位,已成为学界应该直面的问题。
如何评价川陕苏区的历史地位?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一是川陕苏区在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的地位和影响,二是川陕苏区在中国革命重心由东向西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三是川陕苏区在红军长征中的贡献。
一、中国苏区的第二大区域和至关重要的区域
川陕苏区的地位和影响,毛泽东早年就给予过很高的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在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2)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苏维埃中国》第2集,内部发行,1957年版,第248—249页。不仅如此,川陕苏区还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至关重要的区域。这里“已奠定了中国西北革命运动前进和发展的强固基础,他是这一革命运动的杠杆,他已成为团结一切革命势力的旗子!”(3)怀冰:《是刘湘统一四川,还是红军来建立四川苏维埃?》(1933年11月25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川陕根据地博物馆编:《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中,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49页。
然而,为了更好地解读川陕苏区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独特地位和影响,我们还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和多个角度来考察。
从川陕苏区的地理位置来看,它的核心区域位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区。这里山川纵横,险峰交错,路隘林深,地形条件十分复杂。古人曾言:“陕西之汉中、兴安、商州、四川之保宁、绥定、夔州,湖北之郧阳、宜昌,地均犬牙交错,其长林深谷,往往跨越两三省,难以界划。”(4)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陕西通志馆1935年版,第1页。转引自《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上,“前言”第1页。这里历来都是几省都想管、而几省都管不了的地方,加之其物产丰富,利于解决部队给养,是个屯兵养兵、发展革命力量的理想之地。
从其独特的战略优势和作战条件来看,这一带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地势上有巴山之天险,扼汉水长江之咽喉,向南发展可以截断长江,虎视武汉;向北发展可以据汉中而制西安;向西发展可以打通甘肃、新疆与苏联联络;向东发展可以联系湘鄂西及鄂豫皖赤区。”(5)《保卫赤区运动周决议》(1933年5月10日),《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上,第70页。另外,这里还是特别适合红军作战的地方。“查四川地势险阻,除腹地几个道区外,四面均系大山,川东北更甚,每多悬崖绝壁,一条独路通过,且多老林,多深沟,多夹涧,多寨子,重重叠叠,处处险恶。此种特殊地形,兵力不易展开,正面不易强攻,庞大队伍不易运动,笨重机炮不易施使。地势复杂,要点极多,大部攻坚,势不易逞。迂回道路因一山一沟一上一下,约数十里,故联络不易,行军路径特别延长,亦一弱点。但对于我们发展亦有以下的便利:(一)易以小部扼着各方面要点,使各方面敌人不得长驱而进,我主力却在内线周转飘忽,任所欲为,消灭敌人一面,以至各个击破敌人。(二)敌人分兵合进之策无法实现,指挥不易统一,行动不易一致,联络更当困难。(三)便利我小部队游击活动,出没异常。(四)便利我主力间道奇袭或突击。”(6)中生:《与川军作战要点》(1933年7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中,第790页。
文章来源:《西部素质教育》 网址: http://www.xbszjy.cn/qikandaodu/2021/0126/665.html
上一篇:西部文化生成自然空间和人文土壤研究
下一篇:劳动力外流背景下乡村文化治理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