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部素质教育》栏目设[06/30]
- · 《西部素质教育》收稿方[06/30]
- · 《西部素质教育》投稿方[06/30]
- · 《西部素质教育》征稿要[06/30]
- · 《西部素质教育》刊物宗[06/30]
浅析西部教育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梁启超曾经说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认为少年之强的基础在于教育,野蛮之身体,文明之灵魂。优秀的教育
梁启超曾经说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认为少年之强的基础在于教育,野蛮之身体,文明之灵魂。优秀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富强,才能走向‘复兴’。而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但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因素(西部地区多为山区),教育思想以及某些制度等的制约,中国西部基础教育一直是相对落后于其他地区,本文尝试找到解决问题办法。
一、西部基础教育主要突出问题
(一)农村与城市教育问题
以贵州省某县为例,该县乡镇中小学原有150所左右,现在锐减为40所左右,因为西部多位山区,学校合并以后,很多以前可以就近上学的学生都得跋山涉水,好几公里的山路,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身体影响很大。而反观城里学校,学生生源剧增,教室以及教师压力倍增,教师数量和教室远远达不到要求,甚至有的学校达到把会议室隔成两个教室,学生自带课座椅等。城里学校为了控制生源,可谓招数百出,入学考试,居住证,社区证明。和之对比的农村教育环境太差,教育设施落后,老师年纪普遍偏大,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占总体比例的百分之六十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改正,知识能力水平有限。所以稍微有点条件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里来读书。
(二)教育方式方法问题
基础教育呈现出形式化,片面化。某些县市把学生成绩作为考核老师唯一标准,学生成绩直接和老师奖金挂钩,甚至考得差的老师需要调到偏远山区支教,所以很多老师都给学生布置特别多的作业,给老师和学生也带来了很多的负担,很多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做到很晚都没做完,为了迎合一些文件精神,很多小学甚至还把小学生的午休时间取消掉,强制给孩子上兴趣课。教育部很早都表示过取消成绩排名,《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十条说到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业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考试课时和提高难度。学校这些做法明显与文件精神不符,对培养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随迁子女的受教育不平等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孩子随着父母的进城打工而来到城市,这样就有了大量的农村孩子涌入城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一批文件,总的精神原则是‘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但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经济和人才还有所欠缺,还是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入学机会的不均等,如上1所说,公办学校会以各种理由阻拦农村学生入学教育,而西部的大多数民办学校教学环境差,教师资质不达标,学费还比较贵,给家长和孩子都有很大压力 教育过程的不平等,例如很多公立学校会以分班的名义把农村孩子全单独分到一个班级,在教育上有所区别,虽然和其他城市孩子在一个学校,但是和城里孩子还是有很多不平等的地方。
(四)学校安全问题
1.住宿安全问题,随着大量的农村孩子进入城里学校,因为西部很多农村孩子父母都在乡下务农,所以孩子大多数只能住校,学校宿舍缺乏管理。大多数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正是爱玩年纪,又缺乏父母和老师管理,就爱偷偷跑出去玩。就2018年上半年某县中小学学生为了出去玩,偷翻学校寝室窗户导致坠楼伤亡事件都十六起。2.校园暴力问题 近年来,校园暴力是社会热点问题,西部地区由于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爱以民族或区域为来区分团体,经常发生团体性的斗殴,今年10月初某初中还发生了上千人的群体性斗殴,影响极其恶劣。派出所处理类似案件达不到犯罪的都交给学校,学校处理方式不是处分就是开除,方式单一,达不到良好的遏制效果。3,食物安全及营养问题,学校食堂缺乏管理,菜质量卫生得不到保证,更有甚者,学校之免费午餐,送来的肉只有几斤,菜不足一筐,这可是给几百学生吃的,让人感觉都有点可笑.4校园交通事故 西部大部分小学都是只组织学生排队出校门,在车辆繁多的路口没有安排老师值守,很多学校十字路口等甚至没有红绿灯。特别农村小孩,父母农忙没时间接送,而乡村公路标识少,路面窄,更别提人行道,给孩子出行带来很多危险。有些农村孩子太小,走不了太远山路,有些面包车司机趁机做生意,一辆面包车居然坐着二十多个小孩已经成为常态,这是多大的安全隐患。
文章来源:《西部素质教育》 网址: http://www.xbszjy.cn/qikandaodu/2021/0126/668.html